能源检测

了解最新储能系统安全性测试行业动态

储能系统安全性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储能系统安全性测试中电池外壳强度第三方检测标准

能源检测
2025-10-26
0
奥创检测实验室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请务必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储能系统中,电池作为能量存储核心,其外壳强度直接关系极端环境下的安全性——若外壳无法抵御冲击、挤压等外力,可能导致内部电芯破损、电解液泄漏甚至起火爆炸。第三方检测作为客观性保障,需严格遵循国际与国内标准,对电池外壳强度进行系统性验证,是储能项目合规验收的关键环节。

电池外壳强度检测的标准体系框架

当前电池外壳强度第三方检测主要遵循三大标准体系: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IEC 62619《工业用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安全要求》,是全球储能电池的基础通用标准;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的UL 1973《用于移动和固定式应用的电池和电池系统》,强化了北美市场的场景化要求;国内则以GB/T 36276-2018《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为核心,结合本土气候与应用环境补充了高温环境下的强度测试要求。这些标准形成“通用要求+专项补充”的框架,覆盖从电池模块到pack的全层级外壳检测。

关键测试项目与技术要求

冲击测试验证外壳抗意外撞击能力。IEC 62619要求,电池模块需承受100J冲击能量(10kg重锤从1m高度下落),冲击位置选外壳最脆弱部位(如边角、接线端子附近),测试后电池无泄漏、无起火,电压下降不超初始值10%。

挤压测试模拟外部挤压场景。标准要求用直径150mm刚性平板,施加100kN恒定压力,位移≤50mm。若外壳破裂但未露电芯,或压力解除后无永久性变形,则合格;若电解液泄漏或电芯暴露,直接判定不合格。

穿刺测试针对锂离子电池。IEC 62619规定用直径3mm、尖端60°的不锈钢针,以25mm/s速度穿刺电池中心,深度为厚度80%。测试后1小时内无起火、无爆炸,外壳需保持完整防止电解液飞溅。

振动测试模拟运输或使用中的振动。UL 1973要求电池模块承受5Hz~500Hz、10g加速度的随机振动,每轴向持续1小时。测试后外壳焊缝、螺丝无松动,无开裂。

不同电池类型的标准差异

锂离子电池因电芯易燃易爆,外壳要求最严。IEC 62619额外要求“跌落测试”:模块从1.5m高度自由跌落到水泥地面,共6次(每面1次),测试后外壳无破损。铅酸电池外壳多为ABS塑料或橡胶,GB/T 22199-2008规定需承受5kg重锤从0.5m高度冲击,冲击后无裂纹。

液流电池(如钒液流)外壳需结合渗漏测试。GB/T 34866-2017要求挤压测试后进行24小时渗漏检测,电解液泄漏量不超容量0.1%。其外壳多为不锈钢,标准要求抗拉强度≥300MPa,防止压力变形。

第三方检测的流程与合规要求

检测前需确认样品状态:电池模块需满电(SOC=100%),外壳无预先损伤,接线端子按实际应用连接。检测环境控制在25±5℃、相对湿度45%~75%,避免环境影响结果。

测试中需实时记录数据:如冲击能量、挤压压力-位移曲线、穿刺深度与时间。若出现起火或爆炸,立即终止并记录现场情况。

检测报告需包含样品信息(型号、批次、SOC)、测试标准、每个项目的参数与结果、不合格项描述。报告需由授权签字人签署,附CNAS或CMA标识,否则无法作为合规证明。

常见不合规问题与改进方向

外壳材料厚度不足是常见问题。部分厂家将塑料厚度从2mm减至1.5mm,导致冲击时边角开裂。解决方法是采用ABS+PC合金,抗拉强度比普通ABS高30%,耐冲击性更好。

结构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挤压变形。比如边角未设加强筋,挤压时易变形。改进方向是在内部增加十字形或环形加强筋,厚度与外壳一致,间距≤50mm,分散挤压应力。

焊接工艺缺陷导致振动时焊缝开裂。部分厂家用胶水粘接,振动下易老化脱落;改用超声波焊接,焊缝抗拉强度可达外壳材料的80%以上,提升振动耐受性。

有储能系统安全性测试相关疑问?

我们的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解答您的疑问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