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件屈服强度测试的压缩试验与拉伸试验对比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请务必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铸铁件因良好的耐磨性、减震性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但屈服强度作为其力学性能核心指标,测试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结果可靠性。压缩试验与拉伸试验是两种常用手段,二者在原理、试样设计、结果表现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明确这些差异对合理选择测试方法、准确评估铸铁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原理的本质差异
拉伸试验通过对试样施加轴向拉力,使试样产生轴向伸长、横向收缩的变形,直至出现屈服或断裂。其原理基于材料在拉应力作用下的塑性变形响应,屈服强度对应试样从弹性变形向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应力。
压缩试验则是对试样施加轴向压力,使试样产生轴向缩短、横向膨胀的变形。此时材料承受压应力,屈服强度反映的是材料抵抗压致塑性变形的能力。需注意的是,铸铁件的拉压力学性能存在不对称性,这是原理差异的核心体现——铸铁的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因此两种试验的屈服机制本质不同。
试样设计的不同要求
拉伸试验的铸铁试样通常采用标准圆棒状或板状试样,需包含平行段、过渡段和夹持段。平行段尺寸需满足国家标准(如GB/T 228.1),目的是确保拉伸应力集中在平行段,避免夹持端应力干扰。对于脆性较强的铸铁(如灰铸铁),试样需避免尖锐棱角,防止试验前出现应力集中导致提前断裂。
压缩试验的试样多为短圆柱或立方体,高度与直径(或边长)的比值需严格控制——通常圆柱试样的高径比为1~3(如GB/T 7314)。若高径比过大,试样易发生失稳弯曲;过小则会因端面摩擦导致应力分布不均。此外,压缩试样的端面需具有较高的平面度和粗糙度,以保证加载时压力均匀传递,避免局部应力集中。
二者的试样制备难点也不同:拉伸试样需保证平行段的尺寸精度,否则会导致应力计算误差;压缩试样则需重点控制端面质量,端面的微小倾斜或粗糙都会使试验结果偏高或偏低。
加载方式与变形过程的差异
拉伸试验通常采用缓慢的静载加载,加载速率需符合标准(如GB/T 228.1规定的弹性阶段加载速率不超过30 MPa/s)。变形过程中,试样先经历弹性变形,随后进入屈服阶段(若为塑性材料),但铸铁件多为脆性材料,拉伸时可能无明显屈服平台,需通过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来确定屈服强度。
压缩试验的加载速率同样需控制,但因铸铁的抗压强度高,加载过程中试样的变形表现与拉伸不同——压缩时试样先发生弹性压缩,随后出现塑性变形,部分铸铁(如球墨铸铁)会出现明显的屈服平台。此外,压缩加载时需注意防止试样侧向膨胀导致的摩擦力影响:通常会在试样端面涂抹润滑剂(如石墨粉),以减小端面与试验机压板间的摩擦,使应力分布更均匀。
拉伸时试样的变形是“伸长-缩颈-断裂”,而压缩时是“缩短-膨胀-鼓形(或碎裂)”。灰铸铁拉伸时易发生脆性断裂,断口呈平断口;压缩时则可能出现剪切破坏或碎裂,断口呈斜断口或多块碎片。
屈服表现的特征差异
铸铁件的拉伸屈服表现因材质不同而异。灰铸铁因石墨片的割裂作用,抗拉强度低,拉伸时几乎无明显塑性变形,屈服点不明显,需采用Rp0.2(规定非比例延伸率为0.2%时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指标。球墨铸铁因石墨呈球状,塑性较好,拉伸时可能出现明显的屈服平台,此时可直接读取屈服强度(σs)。
压缩时,铸铁件的屈服表现更明显。灰铸铁压缩时,石墨片的存在对压应力的传递影响较小,因此能承受较大的压应力,屈服阶段会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如试样鼓形),部分情况下可观测到屈服平台。球墨铸铁压缩时的屈服平台更宽,塑性变形量更大,屈服强度通常高于拉伸屈服强度。
例如,某牌号灰铸铁(HT200)的拉伸Rp0.2约为150 MPa,而压缩屈服强度约为400 MPa;球墨铸铁(QT400-18)的拉伸σs约为250 MPa,压缩σs约为350 MPa。这种拉压屈服强度的差异,直接源于两种试验中材料的应力状态和石墨形态的影响。
数据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差异
拉伸试验中,数据准确性主要受试样平行度、夹持方式、加载速率影响。若试样平行段不直或直径不均匀,会导致应力集中,使测试结果偏低;夹持时若试样偏心,会产生附加弯矩,导致断口倾斜,影响屈服强度计算;加载速率过快会使试样温度升高,脆性材料(如灰铸铁)的屈服强度可能偏高。
压缩试验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端面摩擦、试样高径比、加载偏心。端面摩擦会限制试样的侧向膨胀,导致试样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出现“桶形”变形),使屈服强度测试结果偏高;高径比过大易导致试样失稳弯曲,结果偏低;加载偏心同样会产生附加弯矩,使试样提前破坏,结果不准确。
针对拉伸试验的影响,需严格控制试样加工精度,采用同心夹持装置,遵循标准加载速率;针对压缩试验,需在端面涂抹润滑剂,选择合适的高径比(如1.5~2),确保加载轴线与试样轴线重合。
适用场景的针对性差异
拉伸试验适用于评估铸铁件在受拉工况下的性能,如发动机曲轴的连杆颈、齿轮的齿根等部位,这些部位在工作中承受拉应力。对于需要承受拉伸载荷的铸铁件,拉伸屈服强度是关键指标,能直接反映其抵抗拉致塑性变形的能力。
压缩试验适用于评估铸铁件在受压工况下的性能,如机床床身、柴油机缸体、轴承座等部位,这些部位主要承受压应力。压缩屈服强度能准确反映这些部件抵抗压致变形的能力,是设计时的重要依据。
例如,机床床身主要承受机床自重和切削力产生的压应力,因此需通过压缩试验测试其屈服强度;而发动机连杆需承受拉伸载荷,需采用拉伸试验评估其屈服性能。若选错试验方法,会导致对铸铁件性能的误判——比如用拉伸屈服强度评估床身的抗压性能,会低估其实际承载能力;用压缩屈服强度评估连杆的抗拉性能,则会高估其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