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

了解最新车内空气质量检测,车内空气检测行业动态

车内空气质量检测,车内空气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VOCs检测在车内空气质量检测中的标准值是多少

汽车检测
2025-10-12
0
奥创检测实验室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请务必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车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影响驾乘人员健康的关键污染物,包含甲醛、苯、甲苯等多种有害成分。明确车内VOCs检测的标准值,是评估车辆空气质量是否达标的核心依据。目前国内外已形成多套针对性标准,对典型VOCs的限量做出明确规定,为车辆生产、质检及消费维权提供了量化准则。

国内乘用车核心标准: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GB/T 27630-2011是我国首个针对乘用车内空气质量的国家推荐性标准,适用于M1类车辆(即载客≤9人的轿车、SUV、MPV等)。该标准聚焦8项关键VOCs及醛类物质,其限值设定基于健康风险评估,是国内车辆质检、认证的主要依据。

具体来看,甲醛作为常见的刺激性污染物,限值为≤0.10mg/m³,长期接触超过此值可能引发咳嗽、咽痛等症状;苯是明确的致癌物,限值严格设定为≤0.11mg/m³;甲苯和二甲苯属于芳香烃,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限值分别为≤1.10mg/m³和≤1.50mg/m³;乙苯和苯乙烯的限值均为≤1.50mg/m³,其中苯乙烯还可能影响生殖系统;乙醛和丙烯醛的刺激性强于甲醛,限值均为≤0.05mg/m³。

该标准的检测条件也至关重要:车辆需在温度25℃±1℃、相对湿度50%±10%的环境中密闭静置16小时,模拟车辆停放一晚后的VOCs累积状态。采样时,用Tenax-TA吸附管采集VOCs,用DNPH吸附管采集醛类,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检测结果,才能与标准值直接对比。

国六排放标准中的车内VOCs补充要求:GB 18352.6-2016

GB 18352.6-201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是针对车辆排放的强制性标准,其中包含车内VOCs的控制要求。该标准适用于新生产的轻型汽车(总质量≤3.5吨),旨在从生产源头降低车内污染物释放。

国六标准中,车内甲醛的限值与GB/T 27630一致,为≤0.10mg/m³;苯的限值同样为≤0.11mg/m³。此外,标准要求车辆内饰材料(如座椅面料、仪表台塑料件、地毯)的挥发性物质释放量需符合GB/T 27630的要求,将VOCs控制从整车延伸至零部件,强化了全产业链的污染防控。

需注意的是,国六标准的车内VOCs要求是排放控制的一部分,与GB/T 27630的评价指南形成互补,共同确保新车辆的车内空气质量达标。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车辆,将无法通过新车注册检验。

国际及区域标准:更严格的限量要求

国际上,ISO 12219系列标准(如ISO 12219-1:2012)规定了车内VOCs的采样方法,但未直接设定限值;而欧盟、日本等地区则通过区域法规明确了更严格的限量要求。

欧盟的EC No 1222/2009法规针对车用内饰材料的挥发性物质,要求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0.10mg/m³(与国内一致),但苯的限值更低,为≤0.05mg/m³;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发布的《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中,甲醛限值为≤0.08mg/m³,苯≤0.05mg/m³,甲苯≤0.30mg/m³,二甲苯≤0.30mg/m³,整体要求比国内标准更严格。

这些国际标准通常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或当地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比如日本标准将甲醛限值设定为0.08mg/m³,是基于WHO提出的“室内甲醛1小时平均浓度≤0.10mg/m³”的建议,旨在将车内VOCs的健康风险降至更低水平。

商用车的专用标准:GB/T 37124-2018

针对商用车(如卡车、客车等载客>9人或载货的车辆),我国于2018年发布了GB/T 37124-2018《商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由于商用车的车内空间更大、使用场景更复杂(如长途运输、货物装载),标准的限值设定与乘用车接近,但采样方法有所调整。

该标准中,甲醛≤0.10mg/m³,苯≤0.11mg/m³,甲苯≤1.10mg/m³,二甲苯≤1.50mg/m³,与GB/T 27630一致;但采样时,商用车需根据车型(如客车的座位数、货车的驾驶室体积)调整密闭空间的体积计算,确保采样的代表性。例如,客车采样时需考虑乘客区和驾驶区的不同空间,分别计算VOCs浓度。

商用车标准的出台,填补了国内商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评价的空白,适用于M2、M3类客车(载客10-22人及以上)及N类货车(载货汽车),为商用车生产企业、运营单位及质检机构提供了明确的检测依据。

检测方法是标准值的“前提条件”

车内VOCs的标准值并非“绝对数值”,而是与特定检测方法绑定的“条件值”。不同的检测方法(如采样时间、温度、湿度、采样位置)会导致检测结果差异,因此必须确保检测方法与标准要求一致。

以GB/T 27630为例,其“整车密闭静置16小时”的条件是模拟车辆夜间停放后的VOCs累积状态,若改为“静置2小时”,检测结果会明显偏低,无法反映实际使用中的污染水平。再比如,现场采样(如用户使用中的车辆)可能参考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但该标准的采样条件为“关闭门窗12小时”“温度16-24℃”,与车内标准的条件不同,因此不能直接用GB/T 27630的限值评判现场采样结果。

此外,分析方法也需对应:VOCs通常用Tenax-TA吸附管采样+GC-MS分析,醛类用DNPH吸附管采样+HPLC分析,这些方法均在标准中明确规定,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若采用其他分析方法(如便携式检测仪),由于精度和选择性不足,其结果无法作为判断是否符合标准的依据。

有车内空气质量检测,车内空气检测相关疑问?

我们的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解答您的疑问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