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锂离子电池安全测试的强制性认证流程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请务必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储能锂离子电池是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安全性能直接影响电网稳定、用户财产及人身安全。为规范市场准入、防范安全风险,我国对储能锂离子电池实施强制性安全认证,依据《储能锂离子电池安全认证规则》及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T 36276-2018《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等标准,明确了从申请到获证的全流程要求。本文将拆解这一流程的关键环节,为企业合规提供实操指引。
认证前的合规性自查
企业需在申请前完成三项核心自查:一是确认产品设计符合标准要求,例如电池的安全设计(如过充保护电路、热失控预警系统)需满足GB 38031-2020中“电池系统应具备防止过充、过放、短路的功能”的规定;二是整理完整技术文件,包括电池规格书(需明确额定容量、电压、能量密度等参数)、设计图纸(电芯结构、电池包布局)、BOM表(关键部件如电芯、电解液、隔膜的型号及供应商)、安全设计报告(说明热管理、电气保护的设计逻辑);三是验证生产工艺合规性,例如电芯注液过程的水分含量需控制在50ppm以下(防止电解液水解产生气体),封装工艺需保证电池外壳密封性能(避免电解液泄漏)。
认证申请的提交与受理
企业需向国家认监委指定的认证机构(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提交申请,核心材料包括:《储能锂离子电池安全认证申请表》(需填写产品型号、额定参数、生产规模等信息)、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需加盖公章)、产品技术文件(规格书、设计图纸、BOM表、安全设计报告)、生产工艺文件(如注液工序作业指导书、封装过程参数表)、关键部件供应商资质(如电芯供应商的ISO 9001认证证书、电解液的阻燃性能检测报告)。
认证机构收到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形式审核。若材料缺失或不符合要求,会发出《补正材料通知书》,企业需在10个工作日内补正;补正后符合要求的,机构出具《受理通知书》,明确认证范围、检测标准及预计周期。
样品的抽样与检测
抽样环节由认证机构主导:根据申请产品的型号及生产批量,制定抽样方案(通常从企业生产现场随机抽取3-5台样品),抽样人员需填写《抽样记录单》,记录样品编号、生产批次、抽样地点等信息,企业需签字确认。
检测项目严格依据GB 38031-2020,覆盖四大安全维度:电安全(过充、过放、短路、反向充电)、机械安全(冲击、振动、挤压、针刺)、热安全(高温存储、火烧、热滥用)、环境安全(温度循环、盐雾、湿热循环)。例如过充测试要求:以1倍额定电流(1Iₙ)充电至1.2倍额定电压,再恒压充电至电流降至0.1Iₙ,过程中电池不得起火、爆炸;挤压测试要求:用液压装置对电池施加100kN的力并保持1分钟,电池不得出现热失控或电解液泄漏。
检测周期约4-6周,检测合格的出具《检测报告》;不合格的,企业需分析原因(如电芯材料热稳定性不足、保护电路设计缺陷),整改后重新提交抽样申请。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
工厂检查是认证的核心环节,依据《储能锂离子电池安全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重点核查六大模块:
一是质量体系:企业是否建立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是否覆盖设计、采购、生产、检验全流程;二是设计控制:产品变更(如电芯型号替换)是否经过验证,是否有变更记录;三是采购控制:关键部件供应商是否经过评审(如隔膜供应商的孔隙率检测报告),是否有采购验收标准;四是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现场温度(需控制在20-25℃)、湿度(≤60%RH)是否符合要求,关键工序(如注液)的参数(注液量、注液速度)是否有实时监控记录;五是检验控制:原料检验(如电解液的水分含量测试)、过程检验(如电芯极片厚度检测)、成品检验(如电池包绝缘电阻测试)的项目是否覆盖标准要求,检验记录是否完整;六是不合格品控制:是否有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程序,是否针对不合格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如因注液量偏差导致的容量不足,需调整注液机参数)。
检查由2-3名检查员完成,为期1-2天,结果分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基本符合的企业需在30天内提交整改报告,不符合的需重新申请检查。
认证结果的评定与证书颁发
认证机构对《检测报告》《工厂检查报告》及申请材料进行综合评定,核心判定标准:样品检测全部合格、工厂检查符合要求、技术文件完整准确。
评定通过的,10个工作日内颁发《储能锂离子电池安全认证证书》。证书内容包括:证书编号、产品名称(如“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型号规格(如“100Ah/51.2V”)、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认证标准(GB 38031-2020)、发证日期及有效期(5年)。
获证后的监督管理
获证企业需接受持续监督,确保产品一致性:
一是年度监督检查:认证机构每年开展一次,包括工厂检查(核查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和样品抽检(重点测试过充、挤压等关键项目);二是飞行检查:针对获证产品出现安全隐患或投诉的企业,进行不预先通知的突击检查;三是证书变更:企业变更产品型号、生产地址或关键部件供应商的,需向认证机构申请变更,提交变更材料(如新型号的设计图纸、新供应商的资质证明),机构审核后出具《变更批准通知书》;四是证书暂停与撤销:若企业生产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拒绝监督检查或因产品质量引发安全事故,认证机构将暂停证书(暂停期间不得生产、销售获证产品);情节严重的,撤销证书并向社会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