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锂离子电池安全测试需满足的国际认证要求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请务必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储能锂离子电池作为可再生能源消纳与电网调峰的核心设备,其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电网稳定与用户财产安全。随着全球储能市场扩张,产品需通过严格国际安全认证才能出海,这些认证覆盖运输、使用、滥用全场景,是企业合规的核心门槛。
UN 38.3:储能锂电运输环节的全球基础认证
UN 38.3是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的强制标准,是储能锂电航空、海运、陆运的“通行证”,覆盖电池芯、组及系统。
其测试模拟运输极端环境:高度模拟要求11.6kPa低压(15000米高空)下6小时无泄漏;热滥用需130℃恒温10分钟无燃烧;振动采用10-55Hz、0.8g正弦波,2小时/轴向无机械损坏。
冲击测试施加150g加速度、6ms冲击,三轴向各3次无破裂;外短路用≤50mΩ电阻至温度稳定,无危险;挤压对圆柱/方形电池施13kN/20kN压力,1分钟无爆炸。
过充电以1.5C充至1.2倍电压或2小时,强制放电以1C放至0V,均需无危险反应,通过后方可运输。
IEC 62619:固定式储能系统的国际专用标准
IEC 62619是国际电工委员会针对固定式储能(电网、工商业、住宅)的专用标准,是全球多数地区的安全基准。
环境测试要求高低温循环(-20℃到55℃,5次)、湿度(90%RH,40℃,72小时)下性能稳定;机械测试含振动(10-55Hz、0.3g,2小时/轴向)、冲击(50g、11ms)、跌落(1米至硬木板),确保结构完整。
电气安全要求绝缘电阻≥10MΩ(直流),电气间隙满足电压等级;过压保护需1.1倍额定电压下1小时无损坏,应对电网波动。
核心的热失控传播测试要求:单个电池热失控时,系统通过隔热(被动)或BMS切断(主动)防护,10分钟内抑制扩散,避免火灾。
UL 9540A:美国市场的热失控防护核心要求
UL 9540A是美国UL针对储能系统热失控的专项标准,是美国住宅、工商业、公用事业级储能的强制要求。
核心测试为“热失控传播试验”:搭建含3个模块的系统原型,加热或穿刺单个电池引发热失控,观察是否蔓延。要求BMS10秒内检测到温度骤升(≥20℃/min)或电压骤降(≥10%),并触发切断、冷却或报警。
电气安全要求接地电阻≤0.1Ω,过流保护(2倍额定电流30秒内切断),绝缘电阻≥10MΩ;还需提供“热失控缓解计划”,包括灭火与疏散方案。
测试结果需可重复,确保产品一致性,通过后方可进入美国市场。
EN 62133:电池芯与组的通用安全规范
EN 62133是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的通用标准,适用于储能用圆柱、方形、软包电池,是欧盟及中东、东南亚的基础认证。
测试覆盖电气、机械、热滥用:电气测试含过充电(1.5C至1.2倍电压)、过放电(1C至0V)、外短路(≤50mΩ电阻),均需无危险;机械测试含振动(10-55Hz、0.3g,2小时/轴向)、冲击(150g、6ms)、跌落(1米至硬木板)。
热滥用含温度循环(-20℃到60℃,10次)和热冲击(-40℃至85℃循环5次),要求无泄漏或膨胀。需由欧洲认可机构(如TÜV莱茵)出具报告。
UL 1973:北美储能系统的综合安全认证
UL 1973是UL针对北美储能(住宅、工商业、车用)的综合标准,是美国DOE和加州CPUC推荐的认证。
环境测试要求-40℃到85℃循环10次、湿度95%RH(40℃,72小时)无腐蚀;机械测试含振动(10-500Hz、0.5g,4小时/轴向)、冲击(100g、11ms)、跌落(1.2米至混凝土面)。
电气安全要求过压(1.2倍电压1小时无损坏)、过流(2倍电流30秒切断)、短路(≤50mΩ电阻无燃烧);滥用测试含穿刺(3mm钢针)、热滥用(150℃30分钟),均需无危险。
还要求寿命测试:25℃下1C循环,容量保持率≥80%时循环≥2000次,确保长期可靠。
CE认证(LVD+EMC):欧盟市场的强制准入要求
CE认证是欧盟强制认证,储能锂电需符合低电压指令(LVD)和电磁兼容指令(EMC)。
LVD适用于50-1000V AC/75-1500V DC设备,要求绝缘电阻≥10MΩ(直流),电气间隙≥5mm(≥500V时),过压过流保护有效;EMC要求辐射发射≤30dBμV/m(30-1000MHz),抗静电(±8kV接触)、抗射频(10V/m)时正常运行。
需选择欧盟公告机构(如TÜV南德)测试,出具CE证书和符合性声明(DoC),才能进入欧洲经济区。
JIS C 8712:日本市场的本地化安全标准
JIS C 8712是日本工业标准,适用于日本住宅、工商业、电网侧储能,是本地强制要求。
测试项目含热滥用(120℃1小时无燃烧)、短路(≤100mΩ电阻10分钟无危险)、振动(10-55Hz、0.5g,4小时/轴向)、跌落(0.5米至钢板)。
对BMS精度要求高:SOC误差≤5%,SOH误差≤3%,确保用户准确掌握电池状态;通过后需标注“JIS Mark”,才能进入日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