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检测

了解最新电池安全检测行业动态

电池安全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GB 31241-2014中电池安全检测的过放电测试条件详解

消费品检测
2025-10-12
0
奥创检测实验室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请务必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GB 31241-2014是我国便携式电子设备用锂-ion电池安全的核心强制标准,其中过放电测试是评估电池在极端放电场景下安全性的关键项目,旨在模拟电池因保护电路失效、误用等导致的过度放电,预防漏液、起火甚至爆炸等风险。本文将从适用对象、样品准备、设备要求、参数设定等维度,详细解析该标准中过放电测试的具体条件。

过放电测试的适用对象

GB 31241-2014明确过放电测试适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用锂-ion单体电池及电池组”,涵盖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消费类电子的电池。其中,单体电池指未带保护电路的裸电池,电池组则包含保护电路(如过充、过放保护)及连接组件。需注意,该测试不适用于电动车辆、储能系统等大型锂-ion电池(此类电池遵循GB 38031等标准)。对于电池组,因内置保护电路可能限制过放电,测试时需额外短路保护电路,以模拟极端场景。

测试前的样品准备要求

样品需先按制造商规定的充电方法充满电至额定容量,确保初始状态一致。样品数量需满足:单体电池至少3个,电池组至少3组,避免个体差异影响结果。随后,样品需在20±5℃环境中预处理2小时以上,使电池温度与环境平衡——温度波动会改变锂-ion迁移速率,影响放电特性。预处理后需检查外观:无变形、漏液、鼓包等缺陷,若有损坏需更换样品。

测试设备的技术要求

放电设备需具备稳定电流输出能力,电流精度±1%、电压精度±0.5%,确保参数准确。环境箱需维持20±5℃恒定温度,避免温度过高/过低改变电池电化学特性(如低温会降低锂-ion迁移速率,导致放电容量下降)。此外,需配备实时监测装置,持续记录电压、电流、温度,当温度超85℃或电压/电流异常时及时报警。电池组测试需准备短路保护电路的导线,以便解除保护。

具体的放电参数设定

单体电池的放电参数为:以0.2ItA电流(It为额定容量对应的电流,如2Ah电池的It=2A,放电电流0.4A)放电至0V,再继续放电1小时——这一步模拟极端过放电,0V后继续放电会触发电解液分解、负极析锂等危险反应。电池组测试需先短路保护电路,再按相同参数放电:0.2ItA电流至每个单体电池0V,再放电1小时。需注意,电池组的It指其额定容量对应的电流(如4Ah电池组的It=4A,放电电流0.8A)。

测试过程的环境控制

测试全程需保持20±5℃、湿度45%-75%,环境通风但无强气流(强气流会加速散热,掩盖温度升高)。测试区域需远离易燃易爆物,配备干粉灭火器、防火毯。测试人员需值守,每15分钟记录数据,若发现样品冒烟、起火,需立即断电并用防火毯覆盖(不可用水,避免爆炸);若温度超85℃,需停止测试并转移样品。

异常情况的处理流程

若样品温度超85℃或出现冒烟、起火,立即切断电源并灭火;若电压骤降⾄0V以下(如-0.5V),可能是内部短路,需停止测试;若漏液,用耐酸碱手套收集漏液,避免接触皮肤。异常发生后,需记录时间、电压、温度及现象,该样品判定为不合格。

测试结果的判定依据

测试结束后,检查样品状态:无冒烟、起火、漏液、鼓包则合格;若有任意样品异常,批次不合格。即使无明显异常,还需测试容量恢复能力——若无法充电至额定容量80%以上,说明内部结构受损,同样不合格。测试数据需保留3年,便于质量追溯。

标签: 电池安全检测

有电池安全检测相关疑问?

我们的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解答您的疑问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