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强制性认证中电子电器电池安全检测的具体要求说明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请务必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中国强制性认证(CCC)是保障电子电器产品安全的核心制度,其中电池作为电子电器的能量核心,其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用户使用安全与产品合规性。CCC认证中电子电器电池的安全检测覆盖电性能、机械性能、环境适应性及化学安全等多维度,是产品通过CCC认证的关键环节。
CCC认证中电子电器电池的覆盖范围
CCC认证针对的电子电器电池主要包括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内置或配套电池,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动工具、移动电源(充电宝)、蓝牙耳机等产品的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此外,部分家用电子电器(如扫地机器人、电动玩具)的可充电电池也需纳入检测范围。需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虽属电池范畴,但通常需符合单独的国家强制标准(如GB 38031),不纳入本次CCC电子电器电池的检测范围。
电安全性能之过充保护检测要求
过充是电池安全的主要风险之一,CCC检测中过充保护需符合GB 31241《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测试方法为:将满电状态的电池连接至可调直流电源,施加1.2倍额定电压的充电电压(如额定电压3.7V的电池,施加4.44V),持续充电至保护电路启动或达到7小时(以先到者为准)。
测试过程中需实时监测电池的温度、电压及外观:若电池在7小时内出现起火、爆炸或电解液泄漏,直接判定不合格;若保护电路在规定时间内切断充电回路,且电池温度不超过60℃、外观无异常,则判定过充保护合格。
电安全性能之过放与短路保护检测要求
过放保护检测需将电池以0.2C的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如锂离子电池通常为3.0V),随后继续放电1小时,检查电池是否出现鼓包、漏液或外壳破裂;若有上述现象,则过放保护不合格。
短路保护检测需用电阻≤0.1Ω的裸铜线连接电池正负极,持续1分钟:期间监测电池温度,若温度超过150℃或出现冒烟、起火,判定不合格;若电池内置的短路保护装置在10秒内切断电流,且温度不超过80℃,则短路保护合格。
机械安全性能之冲击与振动检测要求
冲击检测依据GB/T 2423.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将电池固定在冲击台上,施加150m/s²的加速度(约15g),在x、y、z三个轴向各冲击3次(共9次)。冲击后检查电池是否有外壳破裂、漏液或电性能下降(如容量损失超过10%),若有则不合格。
振动检测依据GB/T 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采用正弦振动模式,频率范围10-55Hz,加速度5m/s²(约0.5g),每个轴向振动30分钟。测试后电池应无机械损坏,且开路电压变化≤0.1V,否则判定不合格。
机械安全性能之跌落与挤压检测要求
跌落检测依据GB/T 2423.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d:自由跌落》,将电池从1m高度自由跌落到厚度≥20mm的硬木板上,电池的6个面(正面、背面、左侧、右侧、顶面、底面)各跌落1次(共6次)。跌落后勤电池应无外壳破裂、漏液或电性能异常(如内阻增加超过20%),否则不合格。
挤压检测需用平面压板施加13kN的挤压力(约1.3吨),持续5秒:若电池出现起火、爆炸或电解液大量泄漏,判定不合格;若仅外壳轻微变形且无泄漏,则挤压安全性能合格。
环境适应性之高低温循环检测要求
高低温循环检测模拟电池在极端温度下的使用场景,依据GB/T 2423.2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N:温度变化》。测试条件为:-20℃(保持4小时)→ 室温(恢复2小时)→ 60℃(保持4小时)→ 室温(恢复2小时),循环5次。
循环后需检测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应≥80%)、内阻变化(应≤20%)及外观:若容量保持率低于80%,或出现漏液、鼓包,则环境适应性不合格。
环境适应性之湿热环境检测要求
湿热环境检测依据GB/T 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条件为温度40℃、相对湿度90%±2%,持续48小时。
测试后检查电池的绝缘性能(绝缘电阻应≥100MΩ)、外观(无鼓包、腐蚀)及电性能:若绝缘电阻低于标准值,或出现外壳腐蚀、漏液,则湿热环境适应性不合格。
化学安全之有害物质限量检测要求
CCC认证中电池的有害物质控制需符合《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即中国RoHS),限制物质包括铅(≤1000mg/kg)、汞(≤1000mg/kg)、镉(≤100mg/kg)、六价铬(≤1000mg/kg)、多溴联苯(PBBs,≤1000mg/kg)及多溴二苯醚(PBDEs,≤1000mg/kg)。
检测方法依据GB/T 26572《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或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检测重金属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溴化阻燃剂含量;若任一物质超出限量,判定化学安全不合格。
化学安全之电解液泄漏与腐蚀检测要求
电解液泄漏检测需将电池倒置在滤纸上,保持24小时:若滤纸上出现明显的电解液痕迹(如透明或淡黄色液体),则判定泄漏不合格。
泄漏后的电解液腐蚀检测依据GB/T 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将钢片(材质为Q235)浸入电解液中24小时:若钢片表面出现腐蚀斑点或锈迹,说明电解液具有强腐蚀性,判定化学安全不合格。
CCC电池检测的样品要求与测试流程
样品要求:需提供3个未使用过的全新电池(带完整保护电路及外壳),且电池标识清晰(包含额定电压、容量、制造商名称);若为电池组,需提供完整的电池组(含保护板、连接线)。
测试流程:
1、外观检查:检查电池外壳是否有划痕、破裂,标识是否完整;
2、预测试:用0.5C电流充电至满电,再以0.2C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记录初始容量与内阻;
3、项目测试:依次进行过充、过放、短路、冲击、振动、跌落、挤压、高低温循环、湿热、有害物质及电解液泄漏等检测;
4、结果判定:所有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则电池安全性能合格;若任一项目不合格,需整改后重新送样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