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质谱在蛋白质修饰分析第三方检测中的鉴定原理详解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请务必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串联质谱(MS/MS)是蛋白质修饰分析的核心技术,在第三方检测中因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广泛应用。蛋白质修饰(如磷酸化、乙酰化)丰度低、异质性高,需精准鉴定。本文从样品处理到数据解析,详解其原理,揭示技术逻辑。
修饰分析的样品前处理要点
第三方检测中,蛋白质修饰分析的第一步、样品前处理。
样本需用含尿素的裂解液破坏蛋白结构,释放修饰基团,同时加蛋白酶抑制剂防降解。
接下来,用DTT还原二硫键,再用IAA封闭游离巯基,避免肽段重新形成二硫键。
然后用胰蛋白酶酶解蛋白为10-20 AA的肽段——这是质谱最适长度。
酶解条件要严:酶比1:50-1:100,37℃孵育12-16小时,避免短肽或长肽。
关键是保留修饰真实性:磷酸化忌酸性,酶解用中性碳酸氢铵;乙酰化忌高温,孵育37℃。
第三方通过SOP确保重复性,减少批次差异。
修饰肽段的富集策略
修饰肽段丰度低,如磷酸化仅0.1%-1%,需靶向富集。
磷酸化用TiO2(MOAC):酸性条件结合磷酸基团,碱性洗脱。
或用抗磷酸化抗体(IAC):特异性捕获磷酸丝/苏/酪氨酸肽段。
乙酰化用抗乙酰化赖氨酸抗体,泛素化用抗GG标签抗体(泛素水解留GG)。
富集后需脱盐(C18 ZipTip),去除盐离子、洗涤剂等杂质。
第三方依修饰类型选方法,如磷酸化用TiO2,乙酰化用抗体。
串联质谱的离子分离机制
串联质谱由MS1、碰撞池、MS2组成。
修饰肽段先经反相C18柱分离:疏水性梯度洗脱,按疏水性强弱出峰。
进入MS1后,电喷雾离子化(ESI)为气态离子,测m/z和强度。
DDA模式选Top10强离子,用窄隔离窗口(0.7-1.2 m/z)选目标离子。
窄窗口提高特异性,避免修饰肽段受相邻离子干扰。
目标离子进碰撞池,与氮气碰撞产碎片,再进MS2测碎片m/z。
修饰肽段的碎裂模式
串联质谱的核心是离子碎裂,产特征碎片推断序列和修饰。
碰撞诱导解离(CID):断裂酰胺键,产b/y离子,但磷酸化易丢80 Da。
高能碰撞解离(HCD):高能碎裂,保留修饰,适合磷酸化。
电子转移解离(ETD):电子转移碎裂,保不稳定修饰(如泛素化GG)。
第三方依修饰类型选模式:磷酸化用HCD,泛素化用ETD。
碎裂模式选对了,才能保留修饰信息,准确鉴定。
修饰位点的匹配原理
修饰位点鉴定靠MS2谱与理论谱匹配。
工具(如MaxQuant)依MS1的m/z搜数据库,找可能的肽段。
然后模拟碎裂生理论谱,与实验MS2谱比对,算匹配得分。
修饰位点需特异碎片支持:如磷酸化Ser的y离子多80 Da,说明Ser是位点。
第三方要求位点概率≥75%(Localization Probability≥0.75)。
比如肽段Ala-Ser-PO3H2-Lys,y2离子多80 Da,确认识点。
特异性碎片离子的识别
不同修饰有特征碎片离子,是鉴定关键。
磷酸化产m/z79(PO3⁻)、97(H2PO4⁻)——这是磷酸化的标志。
乙酰化产m/z43(CH3CO⁺),泛素化产m/z114(GG碎片)。
无特征碎片,即使序列匹配也不算修饰。
质量偏移也助判断:磷酸化+80 Da,乙酰化+42 Da。
第三方双重验证(特征碎片+质量偏移),避免误判。
第三方检测的数据质控
第三方检测需严格质控,确保结果可靠。
前处理质控:电泳验蛋白完整性,肽浓度测确保上样一致。
色谱质控:用标准肽段验分离效果,CV<5%才合格。
质谱质控:定期校准,m/z误差<5 ppm。
数据采集质控:重复进样,CV<20%。
解析质控:反向库控FDR<1%,位点概率≥75%。
质控报告含电泳图、校准报告、FDR值等,保障信任。
质谱与生物信息学的协同
串联质谱产海量数据,需生物信息学工具解析。
MaxQuant自动化处理:峰识别、肽匹配、位点鉴定、定量。
PhosphoRS算法统计碎片强度,算位点概率——如Ser/Thr都可能,依b/y离子强度判真位点。
工具的定量功能(Label-free或TMT)助看修饰水平变化。
第三方用MaxQuant+PhosphoRS,高效准确解析。
协同作用是修饰分析的关键,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