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纤维检测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详细操作步骤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请务必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膳食纤维是人体必需的第七大营养素,其含量与组成是食品营养评价的核心指标之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凭借分离效率高、灵敏度好、结果重复性佳等特点,成为膳食纤维检测的主流技术。本文围绕HPLC法检测膳食纤维的全流程,详细拆解试剂准备、样品处理、酶解、水解及色谱分析等关键步骤,为实验室规范化操作提供实操指南。
试剂与材料准备
试剂需提前配置并验证有效性:1、缓冲液:pH6.0磷酸盐缓冲液(0.1mol/L,由Na₂HPO₄与KH₂PO₄按比例混合)、pH7.5 Tris-HCl缓冲液(0.1mol/L,用Tris碱加HCl调节pH);2、酶制剂:α-淀粉酶(活力≥1000U/mg,用于分解淀粉)、蛋白酶(活力≥500U/mg,用于分解蛋白质)、葡萄糖苷酶(活力≥100U/mg,用于分解剩余可消化碳水化合物);3、沉淀剂:预冷95%乙醇(分析纯,用于沉淀膳食纤维)、无水乙醇(分析纯,用于洗涤);4、水解试剂:1.0mol/L硫酸溶液(用于将膳食纤维水解为单糖)、30%氢氧化钠溶液(用于中和酸);5、标准品: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标准品(纯度≥99%,用于绘制标准曲线);6、流动相:乙腈-水混合液(体积比75:25,经0.45μm有机相滤膜过滤并超声脱气15分钟)。
材料需提前调试到位: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示差折光检测器RID或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恒温水浴锅(精度±1℃)、高速离心机(转速≥5000rpm)、真空干燥箱(45℃恒温)、0.45μm有机相微孔滤膜、分析天平(精度0.0001g)、250mL具塞三角瓶、10mL移液管。
样品前处理
固体样品(如谷物、豆类、果蔬):先在45℃真空干燥至恒重,用高速粉碎机粉碎后过40目标准筛,筛下物装入干燥器密封备用;液体样品(如果汁、酸奶):在40℃下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5,去除游离水分以减少干扰。
称样:精确称取1.0000-2.0000g处理后的固体样品(或浓缩后的全部液体样品),置于250mL具塞三角瓶中,加入50mL pH6.0磷酸盐缓冲液,用漩涡振荡器振荡1分钟,使样品完全分散,避免结块影响后续酶解。
酶解去除淀粉与蛋白质
淀粉水解:向样品液中加入10mgα-淀粉酶(精确至0.1mg),摇匀后放入95-100℃恒温水浴锅,保温30分钟,期间每5分钟摇晃一次,确保酶与样品充分接触;水浴结束后立即放入冰水浴,冷却至室温以终止酶反应。
蛋白质水解: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样品液pH至7.5,加入10mg蛋白酶,摇匀后置于60℃恒温水浴锅,保温30分钟,每10分钟摇晃一次;冷却后用1mol/L盐酸调节pH至4.5,加入10mg葡萄糖苷酶,再次放入60℃水浴锅保温30分钟,分解剩余的可消化碳水化合物;最后将三角瓶放入沸水浴10分钟,使酶彻底失活,冷却至室温。
膳食纤维的沉淀与收集
向酶解后的样品液中加入4倍体积的预冷95%乙醇(即200mL),摇匀后放入4℃冰箱静置1小时,使膳食纤维充分沉淀;将样品液转移至离心管,以5000rpm的转速离心15分钟,弃去上清液(上清液中含小分子糖等可溶物),收集管底的沉淀,即为总膳食纤维(TDF)。
洗涤沉淀:用78%乙醇(50mL)洗涤沉淀2次(每次摇匀后离心10分钟,弃上清),去除残留的小分子糖;再用无水乙醇(50mL)洗涤1次,去除水分;最后用丙酮(50mL)洗涤1次,去除脂类杂质。将洗涤后的沉淀转移至预先称重的坩埚中,放入45℃真空干燥箱干燥至恒重,记录沉淀的质量(记为m₁)。
膳食纤维的酸水解
将干燥后的膳食纤维沉淀倒入250mL具塞三角瓶,加入50mL 1.0mol/L硫酸溶液,摇匀后放入100℃恒温水浴锅,保温2小时,期间每15分钟摇晃一次,确保膳食纤维完全水解为单糖(如葡萄糖、木糖等);水解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3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中性(用pH试纸或pH计验证);将溶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水解液的净化
取10mL定容后的水解液,转移至离心管中,以8000rpm的转速离心10分钟,去除不溶性杂质;取离心后的上清液,通过0.45μm有机相微孔滤膜过滤(滤膜使用前需用去离子水冲洗3次,去除残留杂质),收集滤液作为待测样品溶液,避免杂质堵塞色谱柱或干扰检测结果。
色谱条件设置
色谱柱选择:优先选用碳水化合物专用柱(如Waters Sugar-Pak 1柱,300mm×6.5mm,10μm)或氨基柱(250mm×4.6mm,5μm),柱温设置为30℃;流动相为乙腈-水混合液(体积比75:25),流速为1.0mL/min;检测器参数:若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RID),则检测器温度设置为35℃,灵敏度调至16;若使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则漂移管温度为45℃,载气(氮气)流速为2.0L/min;进样量固定为20μL。
标准曲线绘制
制备单糖标准储备液:分别准确称取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标准品各0.1000g,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后得到浓度为1.0mg/mL的标准储备液;制备标准工作液:分别吸取标准储备液0.5mL、1.0mL、2.0mL、4.0mL、8.0mL,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得到浓度为0.05mg/mL、0.1mg/mL、0.2mg/mL、0.4mg/mL、0.8mg/mL的标准工作液。
按设定的色谱条件依次进样测定标准工作液,记录各单糖的峰面积;以标准工作液的浓度(x,单位mg/mL)为横坐标,对应的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各单糖的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如葡萄糖的回归方程为y=1234x+56,要求相关系数R²≥0.999,确保线性关系良好)。
样品测定与质控
将待测样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各单糖的色谱峰面积(如葡萄糖的保留时间约为8分钟,木糖约为10分钟);根据各单糖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待测样品溶液中各单糖的浓度(记为cᵢ,单位mg/mL)。
质控要求:每测定5个样品后,需注入一次0.2mg/mL的标准工作液,若峰面积偏差超过5%,需重新校准色谱系统(如冲洗色谱柱、调整流动相流速),确保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结果计算
总膳食纤维(TDF)的含量计算公式为:TDF(%)= [Σ(cᵢ×V×fᵢ×0.9)/m]×100%。其中:cᵢ为待测样品溶液中第i种单糖的浓度(mg/mL);V为水解液的定容体积(100mL);fᵢ为第i种单糖对应多糖的换算系数(如葡萄糖对应葡聚糖,fᵢ=1;木糖对应木聚糖,fᵢ=1);0.9为单糖脱水缩合为多糖的系数(单糖分子量约180,多糖重复单元分子量约162,162/180=0.9);m为样品的称样质量(g);Σ为各单糖对应的多糖含量之和。
注意:若样品中含有木质素(如木质化程度高的蔬菜、谷物外皮),需单独用酸-碱法测定木质素含量,并将其加入总膳食纤维的结果中——因为木质素无法被硫酸水解为单糖,无法通过HPLC法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