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检测

了解最新锂离子电池安全测试,锂离子电池测试行业动态

锂离子电池安全测试,锂离子电池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储能用锂离子电池针刺测试的第三方操作指南

能源检测
2025-10-16
0
奥创检测实验室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请务必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是储能系统的核心能量载体,其机械滥用下的安全性能直接影响系统可靠性,针刺测试作为评估该性能的关键项目,第三方实验室需以独立、规范的操作确保结果公正。本文结合GB/T 31485、UL 1642等标准,梳理储能用锂离子电池针刺测试的第三方操作要点,为实验室提供实操指南。

一、测试前期准备

第三方实验室需先明确测试依据,根据储能电池类型(如方形、圆柱、软包)和应用场景(如电网储能、户用储能)选择对应标准,如GB/T 31485-2015(动力及储能电池通用)或UL 9540(储能系统安全)。需确认标准中针头尺寸、穿刺速度、观察时间等关键参数,避免因标准混淆导致测试偏差。

测试人员资质需达标:需参加锂离子电池安全测试培训,熟悉电池化学特性(如电解液腐蚀性、锂金属 reactivity)及应急处理流程,持有实验室内部颁发的针刺测试操作资格证。禁止无资质人员独立操作。

环境条件需受控:测试间需通风良好(换气次数≥10次/小时),温湿度保持25℃±5℃、相对湿度≤75%(无凝露);周围1.5米内清除易燃物(如纸箱、塑料膜),应急通道宽度≥1米,确保发生危险时能快速撤离。

二、样品接收与核查

样品接收需核对委托信息:包括电池规格(容量、电压、尺寸)、生产批次、循环次数(若为老化样品)、测试要求(如穿刺位置、观察时间),确保与委托单一致。若样品信息缺失,需及时联系委托方补充。

样品外观核查是基础:检查样品是否有鼓包、漏液、划痕、极耳变形等损伤,若存在需拍照记录并告知委托方,确认是否更换样品。对于模块级样品,需确认连接端子绝缘性,避免测试时短路。

样品标识需唯一:用防水标签在样品非测试区域标注编号(如“ESS-BAT-202405-001”),记录存放条件(常温干燥处),避免样品混淆或状态变化。

三、测试设备校准与检查

设备参数需符合标准:针头用不锈钢材质,直径5mm(GB/T 31485要求),尖端半径0.5mm±0.1mm;穿刺速度设定为10mm/s±2mm/s(部分标准允许5-30mm/s,需按要求调整);穿刺深度需穿透电池(针头从一侧穿至另一侧)。

设备校准需溯源:委托计量机构校准针头尺寸、穿刺速度、力值(若有),校准周期≤12个月,校准证书留存备查。测试前核查校准有效期,过期需重新校准。

功能性检查:试运行设备,确认针头无弯曲、夹具牢固、控制系统正常(如启停按钮、速度调节)。模块样品需确认夹具能固定样品,避免穿刺时移位。

四、测试过程规范操作

样品固定方向正确:圆柱电池沿轴线穿刺,方形电池穿刺几何中心(或委托方指定位置),模块级样品穿刺路径需穿过至少2个单体,确保测试有效性。

参数设定与锁定:输入穿刺速度、深度,确认无误后锁定控制系统,避免误操作。如需调整参数(如委托方要求穿刺极耳附近),需重新核对并记录。

测试观察与记录:启动设备后,测试人员站在安全区域(距设备≥1.5米),通过监控观察穿刺过程。记录穿刺瞬间现象(电解液泄漏、冒烟)、穿刺后状态(起火、爆炸、变形),测试后观察1小时,每10分钟记录温度、电压变化(若配备传感器)。

五、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齐全:穿戴防火阻燃服(芳纶材质)、防冲击护目镜、防毒面具(防氟化氢等气体)、耐酸碱手套。禁止穿化纤衣物或裸露皮肤。

环境安全保障:测试间配备ABC干粉灭火器、CO2灭火器、防火毯,测试台接地。若测试模块级样品,需在防爆测试间进行,避免爆炸扩散。

异常处理流程:起火时用防火毯覆盖,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禁止用水);爆炸时立即撤离,启动应急报警;电解液溅到皮肤需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溅到眼睛需用洗眼器冲洗并就医。

六、数据记录与结果判定

数据记录完整:包括样品信息、设备信息、环境条件、穿刺参数、过程现象(时间、位置)、测试后状态(温度、电压、外观)。记录需签字确认,电子记录备份。

结果判定依据标准:如GB/T 31485要求“无起火、无爆炸”为合格;若委托方有特殊要求(如允许轻微冒烟),需按要求判定。不符合项需详细描述(如“穿刺后20秒起火,燃烧10秒”),附照片/视频证据。

七、测试后样品与报告管理

样品处理合规:未起火样品拆解回收(若委托方要求),起火/爆炸样品用防火袋密封,委托危废公司处置。禁止随意丢弃电解液或电池碎片。

报告出具及时:测试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出具报告,内容包括测试目的、标准、样品信息、过程、结果、结论,加盖CNAS/CMA章(若有)。原始记录保存≥3年,便于查询复核。

有锂离子电池安全测试,锂离子电池测试相关疑问?

我们的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解答您的疑问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