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检测

了解最新防火阻燃测试行业动态

防火阻燃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充电桩外壳防火阻燃测试样品预处理方法

电子检测
2025-10-16
0
奥创检测实验室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请务必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充电桩外壳作为防火阻燃测试的核心对象,其样品预处理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预处理需严格遵循标准规范,消除样品本身或外界因素对燃烧性能的干扰,确保测试数据能真实反映材料或产品的防火能力。本文围绕样品选取、清洁、状态调节等关键环节,详细梳理充电桩外壳防火阻燃测试的样品预处理方法。

样品代表性选取原则

样品选取需覆盖充电桩外壳的全生产周期与关键部位。应从批量生产的成品中随机抽取至少5个样品,包含前盖、后盖、侧面板等不同结构部位——这些部位的材料厚度、成型工艺可能存在差异,需分别测试以保证结果全面。

需规避有明显缺陷的样品:如表面裂纹、气泡、划痕或注塑成型时的熔接痕,此类缺陷会改变火焰传播路径,导致测试数据偏离真实值。若测试目标为材料性能(而非整体外壳),需从外壳上切割标准试样(如GB/T 2408规定的125mm×13mm条形试样),切割工具需选用数控切割机等高精度设备,避免热变形。

表面污染物清除方法

表面灰尘、油污或指纹会影响材料的燃烧速率,需彻底清除。首先用干燥压缩空气(压力≤0.3MPa)沿平行于样品表面的方向吹除浮尘,避免高压气流损伤材料表面。

随后用蘸取分析纯异丙醇(浓度≥99%)的干净纱布,以单向擦拭方式清洁样品——来回摩擦易产生静电吸附灰尘,单向擦拭可减少二次污染。每擦拭一次更换一块纱布,确保油污完全去除。

清洁后将样品置于通风良好的无灰尘环境中自然晾干,时间不少于1小时。禁止使用吹风机或烤箱烘干,高温会导致材料热老化,改变其燃烧特性。

标准状态调节流程

状态调节的目的是让样品达到环境平衡态,消除温度、湿度对燃烧性能的影响。需遵循GB/T 2408或UL 94等标准的要求:将样品置于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恒温恒湿箱中。

样品需架空放置(如放在金属网架上),避免与箱壁或其他样品接触——直接接触会导致温度传导不均。放置时间需根据样品厚度调整:厚度≤10mm时至少24小时,厚度>10mm时延长至48小时,确保样品内部湿度与环境平衡。

调节完成后需立即测试,若无法即时测试,需将样品密封在聚乙烯袋中(内放硅胶干燥剂),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几何尺寸精准校准

尺寸偏差会直接影响火焰传播速度,需严格校准。使用经计量认证的游标卡尺(精度0.02mm)或千分尺(精度0.001mm)测量试样的长度、宽度与厚度——每个尺寸需测量3个点(如长度的两端与中点),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厚度偏差需控制在±0.1mm以内,长度与宽度偏差≤±0.5mm(符合GB/T 2408等标准要求)。若尺寸超出偏差范围,需重新切割试样:如厚度过厚,用平面磨床均匀打磨至标准值;长度过长则用数控切割机修整。

内部结构保留与处理

若测试对象为充电桩外壳整体,需完整保留内部结构(如加强筋、卡扣、螺丝孔)——这些结构会改变热量传导路径,直接影响火焰的蔓延速度。例如,加强筋能延缓热量扩散,若移除会导致测试结果偏严。

若测试对象为外壳材料,需去除所有非材料本身的结构(如金属嵌件、塑料卡扣),切割成标准试样。切割后需检查试样边缘:若有毛刺或熔瘤,用1000目以上细砂纸沿边缘方向轻轻打磨,避免破坏材料的连续结构。

涂覆层与复合材料预处理

带有涂覆层(如防火涂层、抗刮涂层)的外壳,需先测量涂覆层厚度——使用磁性或涡流涂层测厚仪(精度0.01mm),测量5个点取平均值。若厚度超过标准要求(如UL 94规定涂覆层≤0.2mm),需用细砂纸均匀打磨至规定厚度,避免磨穿涂层。

对于复合材料(如PP+玻璃纤维、PC/ABS合金),需检查层间结合情况:若存在分层或脱胶,需重新选取样品——分层会导致燃烧时热量快速传递,使火焰更容易蔓延。确认无分层后,按标准要求切割试样,保留各层的原始结合状态。

预处理后样品存储规范

预处理完成但未立即测试的样品,需密封在铝箔袋中(内放变色硅胶干燥剂),存储温度保持23±2℃、湿度≤60%。存储时间不得超过7天,超过后需重新进行状态调节——长期存储会导致样品吸收水分或发生缓慢老化,影响测试结果。

测试前30分钟需打开密封袋,让样品适应测试环境温度(与状态调节温度一致),避免温度骤变导致样品内部应力变化。

标签: 防火阻燃测试

有防火阻燃测试相关疑问?

我们的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解答您的疑问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