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检测

了解最新树脂检测行业动态

树脂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丙烯酸树脂硬度第三方检测铅笔硬度测试流程

化工检测
2025-10-17
0
奥创检测实验室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请务必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丙烯酸树脂因良好的耐候性、附着力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等领域,硬度是其关键性能指标之一,直接影响产品耐用性。铅笔硬度测试是评估其硬度的常用方法,第三方检测的客观性、权威性使其成为企业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本文围绕丙烯酸树脂硬度第三方检测中的铅笔硬度测试流程展开,详细说明各环节规范要求,为行业提供可参考的操作指南。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第三方检测机构接收样品时,需确认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型号、批次及客户指定的测试标准(如GB/T 6739-2006或ISO 15184)。样品数量需满足平行测试,通常至少3个100mm×100mm的样品,表面无划痕、气泡等缺陷。

设备准备需检查铅笔硬度计性能:夹具需固定铅笔,压力装置能保持1000±50g(特殊测试需提前确认压力值);辅助工具包括不同硬度的绘图铅笔、削笔刀、400目砂纸、橡皮擦、涂层测厚仪等。

检测人员需持证上岗,熟悉标准流程,测试前用标准硬度块校准设备压力,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设备精准是结果可靠的基础。

样品的预处理要求

样品需在标准环境(23±2℃、50±5%RH)放置24小时以上,消除运输或存储中的内应力,保证测试稳定性。

清洁表面时用乙醇擦拭去除油污、灰尘,自然晾干——禁止加热烘干,避免树脂软化。涂层样品需用测厚仪测3个点取平均厚度,宜控制在20-50μm,超范围需告知客户结果可能受影响。

金属基底样品需检查平整度:每米变形不超0.5mm,防止测试时压力不均导致划痕异常。

铅笔的选择与预处理

铅笔需符合GB/T 149-2019标准,硬度等级覆盖样品预计范围(如丙烯酸涂料常用H至3H)。削笔时用专用刀削出5-6mm笔芯,保持圆柱无缺口,再用400目砂纸将笔芯端面磨成与笔杆垂直的平面。

预处理后检查笔芯:无松动、无劈裂,否则更换铅笔——松动笔芯会导致压力传递不均。每支铅笔仅用于同一硬度等级,磨损后需换新笔重新削制。

测试环境的控制标准

温度过高会使树脂软化,结果偏低;湿度过大易让样品表面吸水,影响摩擦力。测试需在恒温恒湿室进行,温度23±2℃、湿度50±5%RH。

测试台面需水平(倾斜度≤0.5°),用水平仪验证——倾斜会改变压力方向,导致实际压力小于设定值。区域需清洁,避免灰尘落在样品或铅笔上,防止虚假划痕。

具体测试操作步骤

固定样品:将预处理后的样品放测试台,用夹具固定,涂层面朝上,基底与台面紧密接触。

安装铅笔:插入硬度计夹具,调角度45±1°,固定后调压力至设定值(通常1000g)。

测试推动:以1-5mm/s匀速推动硬度计,移动5-10mm,保持平稳无晃动。

清理检查:用橡皮擦除痕迹,检查划痕——需穿透涂层到基底且长度≥3mm才算有效;若仅涂层表面有痕,判定“无划痕”。

梯度测试:从低硬度(如H)到高硬度(2H、3H…)依次测试,直到出现第一个有效划痕的等级。

测试结果的判定规则

有效划痕需满足“穿透基底+长度≥3mm”,若某硬度等级3次测试中2次有效,即判定为该等级。

若铅笔芯断裂,换同等级新笔重测;若3次结果不一致(1次有效、2次无效),增加2次测试取多数结果。

数据记录的规范要求

记录内容包括:样品信息、测试标准、环境条件、设备信息、预处理情况(放置时间、涂层厚度)。

测试过程记录:每个硬度等级的有效划痕次数、移动速度、铅笔使用情况;结果记录最终硬度等级、平行样结果、不确定度(若有)。

记录需检测人员签名、注日期,保存至少3年,便于查询或复检。

复检与异常情况处理

客户异议需在收报告5日内提复检,用原样品、同设备和条件,由另一人员独立完成。

设备故障(压力不稳、夹具松)需停测,校准后重测;若故障致结果无效,需告知客户并重新取样。

样品异常(涂层脱落、基底变形)需停测,检查预处理情况;若因样品质量问题,反馈缺陷并建议重供合格样品。

标签: 树脂检测

有树脂检测相关疑问?

我们的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解答您的疑问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