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

了解最新碳水化合物检测行业动态

碳水化合物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GB 5009.7-2016中碳水化合物检测的操作要点

食品检测
2025-10-09
0
奥创检测实验室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请务必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GB 5009.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是食品碳水化合物(还原糖类)检测的核心标准,规定了直接滴定法(第一法)与高锰酸钾滴定法(第二法)的操作规范。还原糖作为碳水化合物的重要组分,其检测结果直接反映食品品质与安全性,需严格遵循标准操作要点,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样品处理的基础要求

样品处理是还原糖检测的第一步,需保证代表性与均匀性。固体样品(如谷物、糕点)需粉碎过40目筛,避免大颗粒中还原糖未充分提取;块状样品(如水果、蔬菜)切细混匀,防止局部成分差异;液体样品(如果汁、饮料)充分摇匀,避免分层。

含蛋白质的样品(如乳制品、豆制品)需用硫酸铜(100g/L)与氢氧化钠(200g/L)溶液沉淀蛋白质:取样品液加等体积试剂,静置30分钟后过滤,去除蛋白质干扰;含脂肪的样品(如坚果、油炸食品)用乙醚脱脂2-3次,待乙醚挥发后再处理,防止脂肪包裹还原糖。

样品稀释需控制还原糖浓度:直接滴定法要求0.1-0.5g/L,高锰酸钾滴定法0.05-0.3g/L。稀释用蒸馏水定容,摇匀后立即测定,避免还原糖氧化或微生物分解。

斐林试剂的配制与标定

斐林试剂分A液(硫酸铜溶液)与B液(氢氧化钠-酒石酸钾钠溶液)。A液需准确称取15g硫酸铜(CuSO4·5H2O)、0.05g亚甲蓝,溶解定容至1000mL,确保无结晶残留;B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75g氢氧化钠、4g亚铁氰化钾,溶解定容至1000mL,亚铁氰化钾可防止Cu2O沉淀聚集。

试剂需分开保存(A液冷藏、B液室温),使用前按1:1混合,24小时内用完。标定用葡萄糖标准溶液(1.000g/L):取5.00mL混合斐林试剂,加热至沸,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体积。计算公式为:斐林试剂浓度(g/L)=(V×c)/5(V为葡萄糖体积,c为浓度),标定3次平行,相对偏差≤0.2%。

直接滴定法的滴定技巧

直接滴定法需在沸腾状态下进行:取5.00mL斐林试剂(A+B混合),加20mL蒸馏水与样品液,加热至沸,立即加入90%预计体积的葡萄糖标准溶液,再逐滴滴定至蓝色消失。沸腾可加速还原反应,避免葡萄糖异构化。

滴定速度控制:开始每秒1-2滴,接近终点时每秒1滴,1分钟内完成(从沸腾到终点)。终点为“蓝色完全消失,呈无色或浅米色”,需避免滴定过量(结果偏高)或不足(结果偏低)。

平行样要求:做2份平行,滴定体积差≤0.1mL,结果相对偏差≤0.5%。偏差过大需检查样品均匀性或操作规范性。

高锰酸钾滴定法的操作要点

高锰酸钾法适用于含大量淀粉的食品(如淀粉制品、藕粉)。样品处理后需澄清:加乙酸锌(219g/L)与亚铁氰化钾(106g/L)各5mL,静置10分钟过滤,用热水洗涤沉淀3-4次(直至洗涤液无还原性),合并滤液定容。

反应过程:取10.00mL样品液,加5mL斐林A液、5mL B液,加热至沸2分钟生成Cu2O沉淀;冷却后加25mL硫酸(1+5)溶解沉淀,立即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0.1mol/L)滴定至粉红色(30秒不褪色)。硫酸保证酸度(pH1-2),温度控制在60-70℃(避免高锰酸钾分解)。

高锰酸钾标定:用草酸钠(105℃干燥2小时),加硫酸(1+5)加热至75-85℃,滴定至粉红色,3次平行相对偏差≤0.1%。

终点判断与误差控制

直接滴定法终点:亚甲蓝蓝色完全消失,需用白色瓷板作背景,避免强光直射,确保判断一致;高锰酸钾法终点:粉红色持续30秒,避免过度滴定。

误差控制:样品处理需均匀(粉碎过筛、混匀),试剂配制准确(分析天平、容量瓶),滴定操作规范(沸腾状态、速度控制),仪器定期校准(天平、滴定管)。同步做空白试验(蒸馏水代替样品),扣除试剂还原性物质影响。

有碳水化合物检测相关疑问?

我们的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解答您的疑问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