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检测

了解最新皮肤致敏测试行业动态

皮肤致敏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化学品三方检测皮肤致敏测试的OECD 429方法操作指南

医疗检测
2025-10-25
0
奥创检测实验室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请务必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OECD 429方法(局部淋巴结试验,LLNA)是化学品皮肤致敏性检测的主流方法,以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为核心指标,替代传统动物试验,兼具准确性与动物福利优势,广泛应用于三方检测机构的合规评估。本文结合三方检测实践,拆解OECD 429方法的操作流程与关键要点,为检测人员提供可落地的执行指南。

OECD 429方法的核心原理

OECD 429方法基于“皮肤致敏的免疫介导机制”:当化学品穿透皮肤接触朗格汉斯细胞后,朗格汉斯细胞会摄取并处理抗原,迁移至耳后局部淋巴结,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致敏性化学品会诱导T淋巴细胞大量增殖,增殖水平与致敏强度正相关。

该方法通过检测局部淋巴结中淋巴细胞的放射性标记物(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量,反映增殖情况。核心指标“刺激指数(SI)”为受试物组与阴性对照组的放射性计数(cPm)比值,SI≥3时判定为致敏阳性,结果客观且可量化。

需注意的是,LLNA仅适用于经皮接触的化学品,挥发性极强或无法在皮肤滞留的样品需先通过预试验验证,避免因样品快速流失导致结果偏差。

实验前的样品与试剂准备

样品处理需优先选择OECD推荐的标准介质:脂溶性样品用丙酮/橄榄油(4:1,v/v)混合液,水溶性样品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PBS)。若样品无法溶解,可添加≤10%的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助溶剂,但需验证助溶剂本身无致敏性(助溶剂组SI≤2)。

试剂需提前准备:3H-胸腺嘧啶核苷(放射性比活度约1 mCi/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5 μCi/ml)、闪烁液(需兼容水性样品,如Ultima Gold™)、解剖器械(眼科剪、镊子需高压灭菌)。

仪器校准不可少:实验前用标准源验证液闪计数器的效率(≥80%),检查离心机转速(1500 rPm±50 rPm),确保计数准确性。放射性试剂需存放在铅罐中,避免辐射泄漏。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饲养要求

推荐使用6-8周龄雌性CBA/J或BALB/c小鼠,体重18-22 g,同一试验中体重差异≤±20%。这两个品系的局部淋巴结对致敏剂反应稳定,背景数据丰富。

饲养环境需符合GLP要求:温度20-24℃、湿度40%-60%、12小时明暗周期,饲料与饮水灭菌处理。动物购入后需适应5天,每天观察健康状况,淘汰腹泻、消瘦或皮肤损伤个体。

雌性小鼠的动情周期可能影响结果,需选择未交配个体并随机分组,降低周期波动干扰。若周期影响显著,可使用去势小鼠。

诱导阶段的操作步骤

动物分组需设置4组:阴性对照(涂介质)、阳性对照(涂0.5%2,4-二硝基氯苯)、受试物低/高浓度组(至少3个浓度),每组至少5只小鼠,保证统计效力。

给药方式为左耳背面涂抹:固定小鼠后,用移液器取25 μl样品(或介质),均匀涂抹于左耳背约1 cm²区域,避免舔食。每天1次,连续3天,时间固定(如上午9点),保证暴露一致性。

剂量选择基于预试验:预试验确定“最大无刺激性浓度(MIDC)”——涂抹后24小时皮肤无红肿的最高浓度。受试物浓度梯度需覆盖MIDC、MIDC/2、MIDC/4,无刺激性时选50%(w/v)或饱和浓度。

激发阶段的放射性标记与采样

最后一次给药后72小时,腹腔注射250 μl 3H-胸腺嘧啶核苷(20 μCi),注射部位为下腹部左侧,避免注入肠道。注射后禁食不禁水,5小时后安乐死小鼠(二氧化碳吸入法)。

解剖时剪去左耳,分离耳后淋巴结(淡黄色小颗粒,直径1-2 mm),用PBS冲洗去除脂肪。将淋巴结放入含2 ml PBS的平皿,用注射器活塞研磨至组织分散,200目滤网过滤,1500 rPm离心5分钟,弃上清后用1 ml PBS重悬细胞。

需避免淋巴结带脂肪——脂肪会吸附放射性物质,导致cPm值虚高;研磨不充分会破坏细胞,降低cPm值,需确保细胞悬液均匀。

淋巴细胞增殖的检测与数据处理

将细胞悬液转移至液闪计数瓶,加5 ml闪烁液摇匀,液闪计数器计数1分钟/瓶,记录cPm值。计算SI=受试物组平均cPm/阴性对照组平均cPm,SI≥3且有剂量-反应关系时判定致敏阳性。

数据需符合质控标准:阴性对照组cPm需100-500,CV≤20%;阳性对照组SI≥5,否则实验无效。若某组CV>20%,需重新制备细胞悬液。

若SI≥3但无剂量-反应,需重复试验确认;若所有浓度SI<3,判定为非致敏性。

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阴性对照稳定性:介质组SI需≤2,组内CV≤15%,确保介质无致敏性。阳性对照有效性:2,4-二硝基氯苯SI需≥5,验证实验体系敏感性。

动物健康监控:诱导阶段每天观察皮肤反应与体重,体重下降>10%或出现严重刺激的个体需淘汰,避免炎症干扰结果。

仪器与试剂溯源:液闪计数器每周校准,3H-胸腺嘧啶核苷每批检测比活度,闪烁液定期检查透明度。所有操作记录原始数据,包括给药时间、剂量、动物编号等,便于溯源。

常见问题的处理与规避

样品溶解性差:尝试更换介质(如乙醇、DMSO),或制成混悬液(涂抹前摇匀),但需验证介质致敏性。

cPm值异常:若阴性组cPm<100,可能是胸腺嘧啶核苷注射量不足;若>500,可能是动物应激(如打架),需排查环境因素。

放射性污染:操作时戴手套与防护镜,用一次性吸管,实验后用70%乙醇擦拭台面,放射性废物放入专用铅罐,按法规处理。

标签: 皮肤致敏测试

有皮肤致敏测试相关疑问?

我们的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解答您的疑问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