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风机第三方温升与过载测试的第三方检测标准依据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请务必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工业风机作为工业生产中输送气体的核心设备,其温升与过载性能直接关系到运行安全、能效及使用寿命。第三方检测作为客观评估这些性能的关键环节,需严格遵循权威标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公正性。本文将系统梳理工业风机温升与过载测试的第三方检测标准依据,为行业从业者提供清晰的参考框架。
国际标准:ISO 13349系列的核心要求
ISO 13349系列是工业风机性能测试的国际通用标准,其中ISO 13349-1《工业通风机 性能测试 第1部分:基本要求》明确了温升测试的基础规则:环境温度需控制在20℃±5℃,相对湿度40%~60%;测点需布置在电机绕组(采用埋置式热电偶或电阻温度计)、轴承(接触式温度计)、机壳(表面热电偶)等关键部位;热稳定状态判定为连续3小时温度变化≤1℃。
ISO 13349-2《工业通风机 性能测试 第2部分:过载条件下的测试》则针对过载测试:要求过载负载为额定流量或额定压力的110%(取较大值),持续运行1小时;测试过程中需监测电机电流、绕组温度、轴承温度及振动(需符合ISO 10816-3的振动限值);若温度超过标准限值或出现异常振动,直接判定不合格。
国家标准:GB/T 1236的全流程规范
GB/T 1236-2017《工业通风机 用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是国内工业风机测试的基础标准,其第10章“温升试验”规定:测试需在额定工况下进行,环境温度以风机进口处空气温度为准(40℃±5℃),温升计算为部件实测温度减去环境温度;热稳定后需记录绕组、轴承、机壳的温度值,与标准限值对比。
第11章“过载试验”要求:过载倍数为1.1倍额定功率,持续运行30分钟;期间风机需正常运行,无异常噪声、振动,电机不应触发过热保护;试验后需检查各部件(叶轮、轴、轴承、机壳)是否损坏,若出现裂纹、变形或松动,则判定过载性能不达标。
机械行业标准:JB/T 8689的补充细化
JB/T 8689-2014《工业通风机 噪声限值》虽以噪声控制为核心,但附录C对特殊风机的温升测试有补充要求。例如,输送高温介质的风机(介质温度>80℃),温升测试时需将介质温度控制在额定值,温升计算需扣除介质温度的影响(即部件温度减去介质温度),避免因介质温度过高误判。
对于防爆风机,标准要求温升测试需协同GB 3836.1-2010《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绕组温升需符合防爆等级对应的温度组别(如Ex d II CT4组,绕组温度不超过130℃),确保风机在爆炸性环境中运行时不会引发危险。
电气安全标准:GB 755的协同适用
GB 755-2019《旋转电机 定额和性能》是电机的基础安全标准,工业风机的电机部分需严格遵循其温升要求。标准按绝缘等级规定了绕组温升限值:B级绝缘为80K(环境温度40℃时,绕组温度≤120℃)、F级105K、H级125K;轴承温度限值为滑动轴承≤90℃、滚动轴承≤100℃。
第三方检测时,需先确认风机电机的绝缘等级(通常标注在电机铭牌上),再测量绕组和轴承温度。若温度超过GB 755的限值,即使风机其他部分正常,也会判定电机温升不合格,直接影响整个风机的测试结果。
过载测试专项:GB/T 3235的负载模拟与验证
GB/T 3235-2018《工业通风机 性能测试方法》是对GB/T 1236的补充,其第9章“过载性能测试”详细规定了负载模拟方法:通过调节风管阀门改变系统阻力,使风机输入功率达到额定功率的1.1倍;测试过程中需连续监测电机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绕组温度、轴承温度及振动(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布置在轴承座,限值参考GB/T 6075.3-2001)。
试验后需进行细致检查:用百分表测量叶轮径向跳动(≤0.5mm)、轴的径向跳动(≤0.1mm),确认无变形;检查轴承润滑脂是否变黑、有金属颗粒(若有则判定磨损);用渗透探伤或超声探伤检查机壳是否有裂纹;测量电机绕组绝缘电阻(≥0.5MΩ),确保电气性能未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