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检测

了解最新塑料性能检测,塑料检测行业动态

塑料性能检测,塑料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塑料性能检测按ASTM D790标准弯曲性能测试的跨度设置

化工检测
2025-11-01
0
奥创检测实验室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请务必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ASTM D790是塑料及复合材料弯曲性能测试的全球通用标准,主要评估材料在三点或四点弯曲载荷下的弯曲模量、弯曲强度及断裂应变等指标。跨度设置作为测试的关键参数,直接决定了试样所受弯曲应力与剪切应力的比例,是确保测试结果符合“弯曲破坏”而非“剪切破坏”的核心前提。本文结合标准要求与实操经验,详细解析ASTM D790下跨度设置的规则、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ASTM D790中跨度设置的核心原则——L/d比值要求

ASTM D790-21标准明确规定,跨度L(支座间距离)与试样厚度d(矩形截面)或直径D(圆形截面)的比值(L/d或L/D)是跨度设置的核心依据。标准推荐的比值为16:1,但允许根据材料刚性调整——刚性较低的材料(如软聚乙烯、弹性体)可采用32:1的比值,刚性极高的材料(如陶瓷填充塑料)则可维持16:1甚至更小比值(需备注)。

这一原则的本质是平衡弯曲应力与剪切应力。根据材料力学,三点弯曲中剪切应力与弯曲应力的比值为1/(2(L/d)):若L/d=16:1,剪切应力仅为弯曲应力的3.1%,试样会因弯曲应力断裂;若L/d=32:1,比值降至1.6%,更适合软材料。若比值过小(如<10:1),剪切应力会超过弯曲应力,导致试样“剪断”而非“弯断”。

需注意,标准中“厚度d”指测试区域的平均厚度——矩形截面取垂直弯曲方向的尺寸,圆形截面取直径,发泡塑料取致密层厚度。若试样厚度不均(如三点测量差超5%),则需重新制备,避免d值偏差影响跨度计算。

试样厚度测量的准确性对跨度计算的影响

跨度L由d计算得出(L=k×d,k为16或32),因此d的测量精度直接决定跨度准确性。ASTM D790要求用≥0.01mm精度的量具测量试样两端及中点的厚度,取平均值作为d值;若三点差超0.05mm或厚度的5%,试样不合格。

实操中常见错误包括:仅测一端厚度、用0.1mm精度卡尺、忽略注塑件浇口痕迹。例如,试样实际平均d=2.0mm,若测量值为1.8mm,按16:1计算的跨度会从32mm变为28.8mm,L/d降至16:1以下,增加剪切破坏风险。

对发泡塑料,需测量“致密层厚度”而非整体厚度。如某发泡PE整体厚度5mm,但致密层仅1mm,此时d取1mm,跨度设为16mm(16:1),而非80mm(16:5),否则会因L过大导致试样过度变形。

不同材料刚性对应的跨度比值选择

跨度比值的调整本质是适配材料刚性:刚性越高,抗剪切能力越强,可采用更小比值;刚性越低,需增大比值避免剪切破坏。

硬塑料(如PC、ABS,弯曲模量>1000MPa)优先选16:1。例如,3mm厚PC试样,跨度设为48mm(16×3),测试时试样因弯曲应力集中在中点断裂,断裂面呈斜向。

软塑料(如LDPE、PP,弯曲模量100-1000MPa)或弹性体选32:1。例如,2mm厚LDPE试样,跨度设为64mm(32×2),此时剪切应力仅为弯曲应力的1.6%,试样会逐渐变形直至弯曲断裂。

弹性体(如TPE,弯曲模量<100MPa)可采用更大比值(如40:1),但需在报告中备注。若硬塑料误用32:1,会因L过大导致试样蠕变,弯曲模量测试值偏低;软塑料误用16:1,则会剪断试样,结果无效。

试样截面类型(矩形/圆形)的跨度调整

矩形截面是ASTM D790最常用的试样类型(推荐尺寸:d=1-13mm,b=12.7或25.4mm,长度>跨度+2d)。圆形截面(如塑料棒)的跨度原则与矩形一致,即L/D=16:1或32:1(D为直径)。

例如,5mm直径PC棒用16:1,跨度80mm;

3mm直径LDPE棒用32:1,跨度96mm。需注意,圆形截面的最大剪切应力出现在中性轴,比矩形截面更易发生剪切破坏,因此L/D比值需更严格。

不规则截面(如异形型材)需等效为矩形或圆形截面。例如,某PVC型材截面面积25mm²、宽度10mm,等效厚度d_e=25/10=2.5mm,硬PVC按16:1设跨度40mm,等效计算需在报告中说明,确保可追溯。

跨度设置与剪切-弯曲应力平衡的关系

三点弯曲中,试样同时受弯曲应力(中点上下表面)与剪切应力(中点中性轴或支座处)。ASTM D790的L/d比值要求,是将剪切应力控制在弯曲应力的10%以内,确保“弯曲破坏”为主要模式。

以矩形截面为例,最大弯曲应力σ_b=3FL/(2bd²),最大剪切应力τ_max=3F/(4bd),两者比值τ_max/σ_b=1/(2(L/d))。若L/d=16:1,比值为3.1%;L/d=32:1,比值为1.6%;若L/d=10:1,比值升至5%,剪切应力增加,试样可能同时承受弯曲与剪切破坏。

判断破坏模式的方法:弯曲破坏的断裂面为斜向(45°-60°),有弯曲变形痕迹;剪切破坏的断裂面垂直于长度方向,无变形。若出现剪切破坏,需增大L/d比值(如从16:1改32:1)重新测试。

实操中跨度校准的具体步骤

ASTM D790要求试验机跨度每6个月校准一次,步骤如下:1、调整支座间距至预设L;

2、用≥0.05mm精度量具测实际跨度;

3、若偏差超±0.5%或±0.2mm,调整支座至符合要求;

4、记录校准信息存入档案。

日常测试前需“即时校准”:将试样放支座上,测两端接触点距离,确保与预设L一致。例如,预设L=48mm,需用卡尺确认实际跨度为48±0.2mm,避免支座倾斜或滑动导致偏差。

支座安装需平行(误差<0.1°)、水平(误差<0.5mm/m),否则试样受力不均,实际跨度会偏离预设值。例如,左支座倾斜1°,48mm跨度会缩小约0.8mm,L/d比值降低。

常见跨度设置错误的识别与修正

实操中常见错误包括:1、混淆d与b(将宽度当厚度,如d=2mm误算为12mm,跨度设为192mm,L/d=1.33:1);

2、软材料用16:1(如LDPE试样剪断);

3、调整支座后未校准(实际跨度偏差超0.5%);

4、试样未居中(偏向一侧,实际跨度缩小)。

修正方法:1、明确d为垂直弯曲方向的尺寸,b为平行方向;

2、预弯试验判断刚性(变形大则用32:1);

3、调整支座后必测实际跨度;

4、用对中器确认试样中点与压头对齐。

例如,某测试人员将2mm厚PE试样跨度设为32mm(16:1),试样沿支座剪断(断裂面垂直)。修正为32:1(跨度64mm)后,试样斜向断裂,弯曲强度结果有效。

有塑料性能检测,塑料检测相关疑问?

我们的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解答您的疑问

电话咨询: